最为频繁发生的诈骗方式可以说就是非法集资。一些个人和机构通常利用高额红利作为回报、支付高额利息骗取信任,从而吸引投资者加大投资,达到敛财目的。连日来,频繁发生着非法集资类案件,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”、“金融业务创新”等旗号,用高回报、高收益做诱饵,以合法公司的名义,进行非法集资活动,给广大群众造成极大损失。
10月13日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,分别对P2P、第三方支付、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和金融、资管类产品互联网渠道销售等重点划明了政策红线,严格了负面清单制管理,并由各部委出台配套子方案配合实施,以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。那么,该《实施方案》将会为快速发展中的互联网金融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呢?
首先是互联网金融淡化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关系,并朝小微化方向发展。
从普惠金融与小微金融服务中崛起的互联网金融,随着优质从业平台的陆续布局,开始向着一站式信息服务、供应链金融、海外资产配置等综合化金融服务方向发展。监管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文件,明确了互联网金融小微化和普惠化的特点,而传统金融机构的薄弱环节一直是小微金融服务,因此,传统金融机构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关系大幅弱化。
以行业内知名的平台银谷为例,其主要向中小微企业主、个体工商户等提供服务,并从中寻找好的撮合机会。这一群体人均借款额度小,额度少则数千元,多则数万元,几乎不会发生单次的巨额坏账。另外,此类借款人的住所固定,关系链易追溯,一旦出现逾期未还款,能够迅速联系到借款人,并采取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综上所述,《实施方案》体现了互联网金融应提供小额、分散的小微金融服务的宗旨。
其次,就是运用创新技术完善风控体系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在大的行业环境中,大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逐渐成为潮流,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企业开始运用大数据技术健全风控系统。而从小的行业环境看,金融服务领域欺诈风险多发,大数据风控要求一直居高不下。在此背景下,以银谷为代表的大数据型金融服务企业针对性地推出了身份验证、用户画像、信用评估、黑名单、实时预警、催收管理等创新风控模式。
大数据风控已经成为金融科技产业内发展前景最广、发展速度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。